体育教育(师范类)
专业简介:1978年原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办体育教育专业专科,2004年体育教育专业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招生对象面向全国,年招生规模120人左右,学制四年,授教育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以产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九江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依托,在人才培养目标顶层设计上明确了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毕业要求,具有3大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1)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九江学院1978年开设体育教育专业,时为全国26所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师范专科学校之一,为九江地区中小学培养了大量的体育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优质的教学资源。本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0余人,博士15人。教师的学缘结构较好,分别来自专业体育院校和综合性高校。近年来,学校大力引进北京体育大学10多位高水平硕士,进一步提高了专业的教学水平。体育场馆设施齐全,基本满足了体育教育专业日常教学需求。先后建立了1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满足体教专业学生综合实践教育教学的需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教”转化能力。(3)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九江市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名胜古迹,本专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形成了水域运动教育、山地户外教育、传统文化体育教育三大特色教育。
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总目标。立足九江,面向江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教育情怀,能够运用德育、体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综合育人,具有创新精神、专业发展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合作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具备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运动技能,能胜任中学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与管理工作的体育骨干教师。
主干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健康教育学、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涵盖基础教育领域(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培训行业(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健身俱乐部)、企事业单位(工会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管理部门(体育局、体育赛事策划)等。主要就业方向包括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课程研发专员、体育赛事策划与运营人员、健身教练、运动康复指导师等。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与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具备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专业简介:九江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于 2005年获批招生,招生对象面向全国,年招生规模100人左右,学制四年,授教育学学士学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本专业获得学校特色专业立项,已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本专业拥有一支专业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2名教授与10余名副教授,共有8名博士,11名硕士,有多名教师持有国家级裁判员证书、国家级教练员证书,并有3名教师荣获运动健将称号。专业教学设施完备,建有多个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体育专业实验室以及30余家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本专业师生近年来荣获市级、省级及以上奖励30余项。在学科建设方面,本专业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与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社会体育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针对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社会体育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社区体育指导、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策划、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等能力的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体育工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在校生多次在全国及省级体育赛事、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主干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涵盖多门核心课程,包括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赛事组织与策划、健身理论与指导、社会体育导论等。其中,《健身瑜伽》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野外生存》、《体育社会学》、《足球》、《民族传统体育》等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业前景: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体育行政部门、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健身俱乐部、体育赛事运营公司、体育用品企业等多个领域就业。就业方向广泛,包括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体育健身指导、体育市场营销、体育赛事运营、体育场馆管理等。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态势良好,众多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涌现出一批优秀校友,充分彰显了本专业的教育成果与社会影响力。